加恩和表姐 Alexandra
聶先生這個禮拜出差去了,我跟從台灣來訪的家人單獨聊天的機會也多了起來。昨晚和哥哥談到我目前正在澳洲念書的堂哥的近況時,我們順勢地聊起了一些有關教育孩子的話題。 我的堂哥和我的哥哥年紀十分相近,不但從小一塊兒長大,現在也是隔壁鄰居。堂哥從小就很會念書,個性又很好。婚後在大學任教的他去年決定出國深造,攻讀他的博士學位,讓我深感佩服。我的哥哥手很巧,不但自己維護汽車、整修房子,還把家裡的庭園照顧得很好。二人各有所長,亦各有所缺。
據哥哥說,伯父曾經遺憾堂哥的手不巧,甚至和哥哥表示,如果兒子 (我的堂哥) 能像他一樣能幹就好了。雖然我很同意伯父對哥哥的讚美之言,對於他拿自己的兒子和別人作比較的作法卻不能認同。我說,上帝給每個人的才幹是不同的。有人生來特別會念書,有人手很巧,有人運動細胞好,實在沒有什麼好比較的。可惜我常常看到中國父母不但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較,也喜歡當著孩子面前將自己的幾個孩子相互比較起來,讓我覺得不甚妥當。
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友人的孩子手裡拿著一張很棒的畫作,我大大地稱讚了小女孩一番。在旁的母親聽到了,竟然湊過來說 : 「她畫的不好,妳應該看看她姐姐的!」,讓我聽了啞口無言。
還有一次,我看到另一個朋友一直將一歲多的孩子往樓梯口推,催促他要學著爬上去。我看了覺得很納悶:「小男孩都還不會走路呢!待會兒摔下來怎麼辦? 」我問朋友為什麼這樣做?他說,同年齡的孩子現在都會走了,他現在都十四個月了卻還不會。雖然我當時很想說些什麼,但一方面我自己當時還沒有孩子,不方便發表什麼『父母經』,二來他是孩子的爸爸,我必須尊重他的教育方式,也就沒說什麼了。
我告訴哥哥,不管 Doug 跟我將來有幾個孩子,我們決定都要盡量地以正面的言話教育他們,不想作沒有意義,又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的比較。雖然我們二人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,卻不想給他們太大的壓力,逼他們將來一定要往哪裡方向發展。她 (加恩) 若喜歡念書,很好。若真是念不來,我們也會幫助她發掘自己的興趣。只要是正當的,她能從中得到滿足與喜悅的,我們都會全力支持她。
聽了我的一席父母經後,已經有二個孩子的哥哥坦白地告訴我,父母要做到完全的公平,不比較,不偏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。我聽了雖然有些失望,卻決定要把他的一番話勞勞地記在心裡,以便將來隨時提醒自己。